趣藏网

瓷器收藏,玉石收藏,字画收藏,杂项收藏

康熙瓷器对于收藏的重要性

乡村老人收藏三罐子钱币和粮票,大约三千张,银行:等价兑换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大家知道,对于以前的老物件,现在是越放越值钱 ,而且收藏空间很大,特别是一些老钱币,粮票等不再流通的东西。如果存上这么几张,就发大财了。但是,在农村有这么一个老人,收藏了特别多的钱币和粮票,却被人说一文不值,这是怎么回事呢家住农村的王大仙上

作者:鹤槎山房 -沈伟

对于初学瓷器收藏的爱好者来说,从哪里入手、哪里跨出第一步,哪个品种入门是决定收藏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当然这也要看你最终想要得到的结果和收藏品种的选择取向,这是另说。我说的是传统收藏方面,我一直认为广大爱好者起步于康熙瓷器,准确把握康熙瓷器的特征,是取得收藏的最后成功将具有巨大帮助和影响。无论是年代的相对久远感,还是内容的趣味性、器型的传统延续性、鉴定的相对容易和学习性,都是其他朝代所不可比拟的。康熙一朝瓷器,从胎、釉、型、绘画等基本特点都有非常强的时代特点和将上下朝代隔离的特有鉴定标识,掌握以后对于鉴定其他年代特点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觉得掌握康熙瓷器的特点是我们收藏鉴定起步、入门的契入点。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其特点:

一:胎骨,康熙一朝景德镇瓷器烧造也又一次进入了繁荣兴旺,御窑复烧、

民窑由于内需和外销的大量生产,景德镇万窑竞烧的情形再次出现。由于相对来说晚明的一段衰落和民窑的坚持,对于康熙一朝的瓷器生产积蓄了技术力量。康熙一朝蓬勃起来的基础还是归功于明代烧造基础的传统延续,所以康熙瓷器胎土和色釉的配方还是继承了明代的传统技法,很多胎的直观表现形式(胎质烧制成型后的颜色)和明代差不多,但淘练方式进一步加强和精细、质地更紧密,所以康熙一朝的瓷器普遍手感较重,也是有别于其他朝代。学习胎质的色感和器物的手感把握,是鉴定瓷器年代的一个重要方面。康熙瓷器胎质比较常见的有二种,一个是相对比较粗的,这类胎质和晚明没有啥区别,区别的是淘练更精细、分量重。还有一种是细白胎质,书本上有许多好的称呼(糯米胎,孩儿屁股等)简单就是:坚致、无杂质。直观没有颗粒感,不揦手。再有一个特点是,由于胎质原因,烧造时胎质里面的气泡析出,在康熙瓷器的很多底部(也有表面类似特征的)出现这一朝特有的所谓针眼,这个也是鉴定康熙瓷器的一个加分项目和区别其他朝代的一个辨识元素。

二:釉面,紧皮亮釉是对康熙瓷器釉面的总体归纳。康熙瓷器的釉面特征主要由于质量好,给人以厚实感,所谓的釉面厚,在康熙瓷器上反映特别明显。很多由于当时技术的更趋完美、窑烟气氛良好,瓷器釉面光泽度更好。由于烧制成熟,釉内气泡细腻,直接表现在釉面上就是玉质感强烈,给人以如玉似脂的感觉。康熙瓷器还有一种釉俗称:浆白釉。是一种失透的没有润泽感的釉,一般施于器物底部,作为底釉来用。这类底釉一般比较薄,所以器物的底部工艺缺点无法遮盖,可以明显看得出很多康熙瓷器底部所特有的旋纹,这类釉面由于薄等其他缘故,往往还可以看得出底釉下面的姜黄色,这是工艺缺点,但恰恰也体现了一个康熙瓷器的另外一个少有的、难以仿制的特征,也是一个缺点加分项目。康熙釉上彩瓷器的釉和大多数其他时期的五彩、粉彩瓷器一样为白色釉面,和青花的蛋青色有明显的区别,同时釉面也比较厚。

三:再说一个胎釉结合,整体上来看:康熙瓷器的胎釉结合是好的,但康熙瓷器的胎釉结合也有这个时代的缺点特征。由于胎质坚硬,釉质的提炼创新,和前朝有不同。所以前期瓷器的胎釉结合有明显的几个缺点特征:口沿结合和凸出处的胎釉结合差强人意,许多器物口沿以及器物凸楞处存在爆釉问题。从现在的鉴定特点来说,爆釉也是康熙瓷器经常遇到的一个标识,又可以见很多的器物口沿上用酱色釉加以涂刷,这也是当时为了避免爆釉破坏美观的一个方法,也是清代康熙瓷器的一个特征。以至于现在很多仿品为了仿制这一缺点,用机械的方法做爆口,显得不伦不类、弄巧成拙,成为了一个很好辨识的破绽。还有就是器身上的胎釉结合特征,比较常见的缺点是康熙瓷器接胎部位,常常由于胎釉结合不好、加上热胀冷缩的缘故,很多器物的接胎部位有断釉现象。瓶、罐,缸类器型比较常见(最有说明力的是康熙名品釉里红龙缸、鱼藻缸,有十缸九裂的说法,故宫的实物也佐证了这个说法),这是工艺上的缺点也是鉴定的重要可以参考的要点。

这些时期的邮票收藏价值潜力大,你收藏有吗?

邮票收藏作为一个大众的投资种类,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与追捧,不同时期发行的邮票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有些时期的邮票收藏价值是很大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升值潜力。那么哪些时期的邮票最值得收藏?下面这三个时期,有些邮票的升值潜力是很大的。 清代1878-19

四:器型的延续和创新,从存世器物来看。康熙瓷器器型种类特别多,一方面是传统的延续,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外销的需求,生产出了很多独特而秀气的器型。中外瓷器相互借鉴的器物形状特别多,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表率。我们单从创新品种来概括有:观音尊、棒槌瓶、油锤瓶、太白尊、金钟杯、凤尾尊、笠式碗、马蹄尊等均为康熙一朝所创烧,加上一些外销器型真可谓蔚为大观,美不甚举。这些器型的把握一,方面可以准确鉴定康熙瓷器的年代,也为鉴定后世仿制器型的辨别树立标准的器型观。鉴定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脑海里建立标准器仓库,把握好康熙瓷器的标准数据,就可以为准确判定瓷器的时间前后打下基础。

五:康熙瓷器的绘画特点。康熙瓷器的绘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首先受到晚明以来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和理想取向有一个整体的趋势。人们更崇尚那些美好的向往和很多脍炙人口的戏曲叙述内容带来的精神愉悦,这段时间里瓷器上的绘画内容常见有神话故事,唐诗宋词、戏曲人物、以及花鸟鱼虫等。追求美好生活、正义平等的思想一览无余,朝廷对于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的追求都有极高的宽容度。常见有:岁寒三友、羲子爱鹅、米芾拜石、西厢记、三国演义、加官进爵、指日高升等等,康熙瓷器的绘画内容真可谓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成为后世爱好者争前恐后收藏的喜好之物。瓷器绘画鉴定上凸出要点为:人物的眼睛是有眼无珠或者一根眼线只点一个芝麻小点、还有一种我们可以常常见到的骑毛驴的画片,人物眼睛和毛驴眼睛都为芝麻绿豆眼,这个也是康熙一朝所特有的现象。人物开脸基本为晚明画家陈老莲的技法,时代感很强。锦地纹,披麻皴、斧劈皴、铁线描、指捺纹,都是成为鉴定康熙瓷器的主要标志点,洞石的画法继承了我们传统的审美观点:漏、瘦、透的画法,也是很好区别其他朝代的重要特征和要点。

六:康熙青花发色(青花五彩),一般收藏爱好者的康熙瓷器关注品种主要是这二个方面,在站稳了这二个品种之后,才能再扩展其他品种。首先说的是青花发色,康熙青花发色常见有二种:第一种就是备受推崇的“翠毛蓝”,这种艳丽的发色也常常伴随着一种山水画的画法而共生,这类山石的画法常常可以看到中间留白,二边有锋利的斧劈皴画法,在浓墨中还可以看到所谓的“指捺印”。枯树枝丫不见枝繁叶茂,仅用淡色青花没骨渲染,传统色彩强烈。另一种发色也比较具有康熙特征,青花发色淡雅、朴素。我自己的总结是青花发色有一种“磨砂”感,有很细微的颗粒感,大家可以比较掌握。这类发色常见于青花五彩上比较普遍,特别在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七:康熙时期比较著名的几个品种:(1)青花釉里红,康熙釉里红普遍发色比较深,很多有淡淡的咖啡色感觉。但这恰恰是康熙釉里红的一个特征,康熙釉里红和青花一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对比之下和其他朝代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我们经常去观察、把握、入心入脑,这对于区分各个朝代的釉里红具有很大的帮助。(2)豇豆红,豇豆红瓷器首先器型多见于文房、瓶子为主,其他器型还不多见。康熙豇豆红发色多样,最好是“大红袍”发色纯正,其他还有发色深浅不同的变化,以红色正略带绿色胎点为贵,然后为“美人醉”、“驴肝”、“马肺”,“鼠皮”为最次。豇豆红为康熙创烧,再见于晚清,其他朝代不多见,这也为鉴定带来了便利。就是“康熙”和“光绪”二朝多见,我们弄懂就方便鉴定了。(3)郎窑红,郎窑红也是康熙创烧的一个单色红的名贵品种,近年来喜欢的人逐渐多起来。一般口诀式的鉴别是脱口(口沿泛白,也说灯草口)、玻璃质感的细开片、垂足、郎不流(釉不流到底)、底釉常见为苹果绿。相比较,区别于其他红釉还是较为容易的。(4)釉里三色,康熙釉里三色也为康熙一朝所创烧,器身有浮雕工艺,然后根据图案用釉里红、青花、豆青来表现内容,极具装饰性,多见于康熙,其他朝代不多见!釉里三色题材多见于松石花卉,少见人物。民窑多见、官窑不多。(5)康熙黄釉,康熙黄釉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单色釉,黄釉以明代中晚期为样本但呈色相对比较深、釉内有明显的芝麻黑点,一般都有款式:“大清康熙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弘治年制”为多见,其他寄托款较少见。不是本年款的黄釉瓷器,当下大家一般也都认为是“官仿官”。

八:康熙圈足削足方式样式多样。常见削足有:两面斜削尖足、平削足、进行打磨的泥鳅背、双层底、类似开沟槽的所谓双圈足、平底、玉璧底等。还有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是:很多圈足有折角失圆现象,这也是康熙瓷器的一个工艺缺点或者叫特点,后期仿制都不像。

康熙一朝六十余年,但对于中国瓷器的繁荣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对后世收藏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学习掌握鉴定康熙瓷器对于我们的收藏之路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个人意见是:你要喜欢瓷器、收藏瓷器可以从康熙入手!

本文源自头条号:石道手工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衣哥爱上收藏,看看朱之文都收集些什么有趣的好玩意儿?

娱乐圈好多的明星,出名了之后喜欢上收藏一些文玩字画。比如郭德纲、于谦两位搭档,他们台上有默契,台下的爱好也相同,都喜欢文玩,成龙大哥喜欢老建筑古宅等等,今天就聊一聊咱们的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的收藏爱好。据说低调的大衣哥现在也喜欢上了收藏。

© Copyright qucang.net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 Yiwuku.com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