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藏网

瓷器收藏,玉石收藏,字画收藏,杂项收藏

静逸翁谈收藏「一」收藏趣史之四:金石收藏的开拓者李清照夫妇

值得收藏的壁纸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我国收藏是从收藏字画、书籍扩展到金石、陶片、古玉、印章。金石是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寓戒的钟鼎碑碣。文人学者中有人收藏金石,研究古代钟鼎彝器碑碣石刻和古鉨古玉等文物,著录成书,建立金石学,成为我国考古学的前身。

金石学于宋代开始建立。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也是收藏家、金石学家,传说他有《集古录》一千卷、书一万卷。其实他撰《集古录》10卷,收集历代石刻跋尾四百余篇。《集古录》亦称《集古录跋尾》,是我国研究石刻最早专著。

而《考古图》则是我国研究青铜和古玉最早著录,也是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考古图》是北宋时代程朱学派首创者“二程”(程颢程颐)的四大弟子之一的吕大临所著,著录当时宫廷和私人所藏的古代铜器、玉器共224件。每器皆精细摹绘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容量、重量等。《考古图》为后代在著录古器物的体例上开创了道路。

赵明诚和李清照是宋徽宗时代的一对收藏家、金石学家夫妇。他们喜爱收藏金石书画,编写过《金石录》。

李清照以词出名,以女性身份,仅就填词而论,古今往来,怕是没有人出其右者,只一句“人比黄花瘦”,就足以和范柳苏秦分庭抗礼。同时代人王灼称其“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或许,正是这灼亮的光芒,遮掩诗人其他方面诸多才艺。其实李清照还善书画,通博弈与音律,特别是精于鉴赏文物,和丈夫赵明诚同为当时名闻朝野的收藏大家。有关他们的收藏始末,见于李清照所作《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李格非当过礼部员外郎,素有文名,著述颇多,史称:“苦心工于词章”,李清照在诗词方面造诣,无疑得益于其父。而她醉心于古玩文献收藏,则是直接受了丈夫赵明诚的影响。

民间收藏的“阵痛期”

原创--陈希民(请多关注) 真正压在民藏头上的大山,恰恰是国内没有一个真正具备公信力、而官方认可的,对民藏各种古代艺术品实施鉴真伪的机构和相应的制度规范! 由于当今国内文博体制和机制的种种弊端,文物交易的种种限制,古玩交易的市场法则的幼稚不成熟

赵明诚出生显赫,父赵挺之曾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官至二品。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和赵明诚喜结连理,是年李18岁,赵21岁。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李、赵婚姻是如何缔结的,给后人留下一个小小的谜团。关于他们的结合,有若干传说,仅举元人伊士珍在《琅嬛记》中记述的一则:赵明诚将择妇时,有一天白天做了一个梦,梦中读诵一书,醒来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不解其意,便问父亲。其父解释道:“你日后注定要娶一位能作词的妇人。你看‘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这三句不是说你是‘词女之夫’吗?”后李格非将女儿许配赵明诚,果然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太九注:作者徐开扬,号静逸翁,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清照和明诚的婚姻是幸福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人情趣相投。婚后,在清照参与下,赵明诚著金石录三十篇,上自三代,下讫五季,鼎、锺、甗、鬲、槃、匜、爵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见于石刻者,皆是正伪谬,去取褒贬,凡为卷二千。”这在研究金石文字的发端时代,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赵明诚在连任两州知州期间,夫妻二人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来收藏、刻印古籍文献了,清照夫妇的成绩是:“纸札精致,字画全整,冠于诸家”。俨然雄踞诸收藏家之首了。

对于他们日常的收藏乐趣,清照也有细微的描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则举杯大笑,或至茶覆怀中,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里,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于是几案罗列枕籍,意合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犬马之上。”

李清照婚后至中年,除诗词创作之外,和丈夫终日沉缅于金石文玩的收藏和古籍的搜集整理,几乎耗去了全部的精力和财富。但他们生活的那些年,国家内忧外患,常常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其所庋藏文物,因之损失惨重。1129年5月,赵明诚奉旨出任湖州知州,两月后竟罹暑疾死于建康(今南京)。中年失夫,对李清照是一大悲剧。此时,她孑然一身,原指望随明诚到湖州暂安一时的希望破灭了,只得投奔洪州的小姑家,行前,先遣故吏将所存书和金石拓本等珍贵文物运往洪州,不幸,洪州又遭金兵攻陷,行李文玩“遂尽委弃”。其后几年,清照为躲避战火,随皇室不断迁徙,饱受忧患之苦,残余的一点点收藏也因流失、被盗所剩无几,“仅存不成部帙残书策数种”。值得庆幸的是《金石录》得以保存下来,这部搜集古文字的巨著,一直为历代古文字学者所重视。两宋时期,金石学大盛,始出现著录青铜器及其铭文的专著,赵明诚夫妇应是中国最早一批研究金石文字的学者之一,其功不可没。

《金石录后序》是李清照于绍兴四年,五十二岁时对《金石录》进行整理修订时所作。李清照和赵明诚一起生活近三十年,收藏、著述颇丰,但最终都如过眼烟云,散失殆尽。晚年的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忽阅此书,如见故人,……今手泽如新,墓木已拱,乃知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亦理之常,又何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人亡物在,睹物思人,多少往事“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只是“醒时空对烛花红”,奈何?尽管李清照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大半生颠沛流离,但她和赵明诚毕竟共同创造了一段美好的婚姻。物聚物散都是身外之物,人生最终能够浓缩沉淀下来的,不是财宝,而是消磨不去的情缘,对于李清照来说,不是已经足够了吗?(作者徐开扬,号静逸翁,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静逸翁谈收藏「一」收藏趣史之四:金石收藏的开拓者李清照夫妇

本文源自头条号:太九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建议方案》印发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预防作用,结合四川时令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状,7月28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在《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六版)》的基础上对中医药预防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印发《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

© Copyright qucang.net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 Yiw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