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藏网

瓷器收藏,玉石收藏,字画收藏,杂项收藏

静逸翁谈收藏「一」收藏趣史之九:古玩行业的起源及其演变

《突破》被皇家马德里收藏,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表示:肥女踢球反映的是一种乐观进取的精神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许鸿飞 突破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我比较热爱体育题材的创作。”许鸿飞说,前后20多年,他也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体育运动的作品。 2018年,许鸿飞投入到为梅州市创作一系列足球运动主题雕塑之中。梅州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20世纪80年代,梅州涌现出一大批男

古玩是指可供鉴赏、研究的古代一切器物。以前在外行人中传说,古玩行供吕不韦,吕不韦是他们的祖师爷。其实这是没有影子的事,所以会这么传说,是因为《史记》中有这么一段,《史记.吕不韦列传》写道:“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吕不韦在赵国邯郸做买卖时,见到“子楚为秦质子于赵”而怜之,边说:“此奇货可居。”吕不韦同他父亲有段对话:“耕田之利几倍,答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答曰百倍;立王安国之赢几倍,答曰无数。”

于是,吕不韦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奉献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吕不韦劝说华阳夫人收纳子楚为嗣。秦昭王死后,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皇后,子楚为太子。后来,子楚为秦庄襄王,吕不韦当了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人们用这段故事中的吕不韦类比一本万利的古董商,传出古董商的祖师爷是吕不韦。但老古董商最忌讳人们说他的祖师爷是吕不韦。

而在古玩行里却流传着另一种古玩行业起源之说,元代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迁都燕京,在修建大都城时,海王村是个有土山、河流、茂林修竹的京郊小村庄,水路畅通,可用船运送货物至西山。在西山开采烧制琉璃瓦的原料,在海王村建琉璃窑烧制成品。(注:作者徐开扬,号静逸翁,苏州静逸斋主,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修建北京城时,将海王村元代建立的琉璃窑的规模扩大,由宫内太监掌管窑厂。北京建成后没有南城,海王村仍是京郊小村。明代有些外乡人在京为官多年,告老而不愿还乡,在海王村蛰居,隐度晚年。这些人平素喜欢琴棋书画,有书画癖,他们在自己的住所挂上斋名或堂号,写上藏书处或藏帖藏画处等,以此招徕客人,以文会友,共同切磋琴曲棋技书法画艺。明代每隔三年,各省举子来京会试。有的应试举子到海王村同这些“仕途隐退之士”看书论帖、观赏字画,并请教于这些做过官的引退老人。

嘉靖年间(1522年以后),北京修建南城。在现在的崇文门宣武门以南一带,各省、府逐渐建立起会馆,琉璃厂适居崇文、宣武之中。寄居在各省、府会馆的应试举子中有人从家乡带来字画、法帖、铜、瓷、玉等玩物,同居住在琉璃厂海王村藏书、藏帖、藏画处的主人,相互观赏,进而相互交换。那时不讲买卖,而是说“您把东西匀给我”。“匀给我”这句话,后来成为古玩行的行话。老北京各行各业的店铺,都设有柜台,惟独书铺、古玩铺没柜台,而有幽静的客堂,三、五间窗明几净之室,书画古玩陈列其间。(注:作者徐开扬,号静逸翁,苏州静逸斋主,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明代的北京每年阴历正月初一至十六举办灯市,先在东华门一带,后延至今天的灯市口。清初,灯市移到琉璃厂前。康熙年间(1662—1722),在灯市上有了出售字画、古玩、书籍的小摊。雍正十二年(1734),琉璃厂里的火神庙同时举行庙市。庙市逐渐被古玩珠宝、玉石、字画摊完全占据。这时,古玩才真正进入商品市场,古玩铺、书铺同时起源于此。

公元1772年至1782年,乾隆开馆纂修《四库全书》,琉璃厂从此兴旺起来。原来的古玩摊逐渐变为书铺、古玩铺。乾隆进士、内阁学士翁方纲在《复初斋诗注》中记载,纂修《四库全书》的“诸臣每日清晨入院,设大厨、供茶饭,午后归寓,各以所校某书应考某典,详列书目,至琉璃厂书肆访之”。可见当时琉璃厂书肆藏书之丰富,可说是“全国最大的图书馆”。书行生意兴隆,碑帖、字画、金石、文玩、笔墨纸砚等店铺也逐渐的兴起。

福州军迷收藏百件军旅老物件 记录高射炮兵成长历程

图为“高射炮兵之家”收藏馆内展示的一部分实物。 吕明 摄 图为“高射炮兵之家”收藏馆内展示的一部分实物。 吕明 摄 中新网福州7月31日电 (叶秋云)玻璃钢头盔、苏联T-62中型坦克模型、10倍指挥镜、1米测距机……贴着“我们的军事梦想从这里开始”标语,墙上

嘉庆年间,琉璃厂书铺、帖铺较多,大部分是江西人经营,形成帮,外地人进不了这一行。道光以来,山西、河北等地人经营书铺、帖铺、古玩铺才逐渐多了起来。

同治、光绪年间,在琉璃厂开古玩铺的股东那时叫东家,有王府贵族、朝廷官员。清朝制度规定做官的不准经商,他们便以王府总管的名义出面。笔彩斋是郑王府出资,赏奇斋是摄政王府总管张明芳出资,延清堂、大观斋是内务府总管出资开办的。这些王公贵族开古玩铺,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是“为了浓缩资财”或“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摆谱儿”,为了他们自己和亲朋好友逛琉璃厂、厂甸和火神庙时,有个“歇脚儿”的地方,也是为当时上层官员和文人雅士提供消磨时间、读书赏古的场所。那时北京还没有公共图书馆,翰林院的一些大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庶吉士等负责修史、著作、图书等事务的官员和国子监的一些官员,到琉璃厂看书、鉴赏古玩形成风气。

光绪年间出现了外国人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开办的贸易商行,进行古玩玉器的交易。日本在北京等地开设山中商会,买卖中国古玩;英、美、德、法等国开设洋行,也做中国文物生意。美国人福开森1886年来中国传教、办学、办报。他经常鉴赏收买中国文物,是琉璃厂的“常客”,人们称呼他“福大人”。还有法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等,鉴赏中国文物的外国朋友很多,琉璃厂不单是中国达官贵人、文人政客游览消遣、收买古玩书画的地方,也成了外国的豪门贵族、富商大贾、学者专家旅游观光、收购文物的商品市场。由此,琉璃厂驰名海内外。(注:作者徐开扬,号静逸翁,苏州静逸斋主,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辛亥年至丁卯年(1911一1927),是古玩行业的“黄金时代”。琉璃厂街上人来人往,古玩铺里迎来送往。每年春节正月初六开市至正月十六,琉璃厂、厂甸、火神庙等地,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街上马车、洋车、四人抬的轿子排列成行。火神庙里珠宝玉器、翡翠钻玉、书画文玩摊一个挨一个,珠宝商展出高档货品,珠光宝气,吸引游人。火神庙里原是露天摆摊,1920年,庙内建成罩棚,游人顾客来之更多。

由于古玩生意兴隆,仅从京城内外及附近城镇收购古玩已难以满足需要。光绪年间,古董商从山西、河南等地收购,后来外地客商增多,坐商行商就有了区别。1927年以后,这种区分才逐渐消失。

公元1927年至1941年,政府南迁,内外战争不断,古玩业从繁荣逐步走入萧条。这中间也曾出现过“回升”,可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古玩业则“萎缩”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古玩行业中人士曾希望有个和平环境,再度出现繁荣景象,随着内战再起,希望成为泡影。(注:作者徐开扬,号静逸翁,苏州静逸斋主,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静逸翁说收藏第九章 古玩行业的起源及其演变)

本文源自头条号:太九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一只不起眼的瓶子,价值堪比一辆豪车(二)

四、按制造商、艺术家或制造地点的收藏。玻璃品收藏中比较令人遗憾的一个特点是藏品普遍缺乏制造商的标记。在19世纪末期之前的藏品中,任何有标志或签名的玻璃器都是很稀罕的,即使20世纪玻璃器大部分也是无标记。 一般签名只出现在个别成就卓著艺术家的玻璃

© Copyright qucang.net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 Yiwuku.com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